與佛有緣或巧合,有幸能承接這樣常設的展場設計、以展覽館的規畫與我自身室內設計的經驗,以3D設計可落地執行的案子。於2019年展覽公司發mail詢問我,做大陸的常設展館有沒有興趣,對方說是有點特別,後來才知是『佛寺住持紀念館』。
負責專案的小姐說是因為我曾做過『科舉博物館展間設計』
才想起兩年前,曾被劉培森建築師徵調去策展部協助做展館設計。這種展館都不小,想一眼看完幾乎是不可能,對方小姐: 我們找很久才找到合適的人選。
入口就是生平跟3D虛擬投影,算是最複雜的空間,大師生平故事壁畫確認(如下圖),發現實在太多放不下全部,只好挑部分較不重要的刪去。
這裡比較有意思的是要做陰刻還是陽刻,帝王用陽刻,如梁武帝,佛寺用陰刻較多,我個人喜歡陰刻,比較有版畫的感覺,而背牆石窟的質感也需要與策展設計師確認,因為中國佛教光是石窟也是分很多種。
(此案例為抽象化展示,保護原客戶資料,僅呈現建模與動畫技術)
照我的意見加上策展公司設計師的想法,投影角度跟投影圖片,來回了一番確認,以及內圈寺院模型的確認,才有依據可以貼圖與建模,設計本身算是蠻簡單俐落
投影的話就是圖片有微透明效果,但是又要有亮度的對比感覺▼
走道比較簡單,只要配合擺字畫跟整面牆的大圖輸出,主要是空間要極簡、避免過多影響主要展品的擺設
走道上做進出面錯落的立體燈箱,這個比較單純,我以前就喜歡做這種燈箱效果
通道意象,其實這個空間不夠擺設,策展公司考慮後放立體地圖▼
業主討論過後提出的效果需求,去找材料>>竹子布置;增設傢俱:桌子、椅子 小佛堂、書櫃、衣架(掛袈裟),約一半以上物件沒有現成的(很正常),要重新製作。
書房跟文房四寶,原本做南京科舉展我有模型可以參考,這個障子門我有改一下設計,原本日式的比較矮,因為這裡空間很高、需要視情況調整。
0 留言